余初行部自梧之邕,道橫永間,墟集皆無草舍。值雨,就雨中貿易,蓋所創見。因作詩
其一
箬籃雙放壟頭安(2),卻坐林邊解竹簞(3)。
椶葉結衣宜避濕(4),青紗裹額不憂寒(5)。
蔞根對語時還嚼(6),車騎來過亦聚觀(7)。
此去茅村應未遠(8),滿蹊澀勒翠團團(9)。
其二
迂迴巖逕轉嵯峨(10),笑問蠻家第幾窠(11)。
入市每衣芒木布(12),出門時唱浪花歌(13)。
峒丁慣筈殲狐矢(14),種女能拋織貝梭(15)。
墟散盡投歸路去(16),斷煙半隴冒荒蘿(17)。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予鉤校至潯
(1)行部:巡視部屬地區。橫永間:橫縣、永淳間。
(2)箬籃:竹籃。安:放穩。
(3)卻:退回。竹簞:竹編的食器,爲少數民族外出時攜帶午飯的食器。
(4)椶(zōng宗)葉結衣:以棕櫚樹葉編成蓑衣。椶:即棕櫚樹。
(5)青紗裹額:黑布繞在頭額上,爲少數民族的裝束。
(6)“蔞根”句:坐著互相談話時嘴裏還不停的嚼著蔞根。這是云南、廣西邊界與越南接壤地方的一種習俗,以蔞根(或蔞葉)和生石灰、檳榔等放在口中嚼,嗜之如煙、茶??腿说絹?,亦以此招待。
(7)車騎:指外地來客所坐的車馬。
(8)茅村:茅房竹舍的村莊。
(9)蹊:小路。澀勒:又名竻(勒)竹、有刺而堅。屈大均《廣東新語》:“竻竹,一名澀勒。勒,刺也。廣東人以刺爲勒,故又名勒竹?!贝洌荷n青色。
(10)巖逕:山路。嵯峨:路險而陡。
(11)窠:《説文》:“穴中曰窠,樹上曰巢?!贝酥干贁得褡宓淖》俊?/p>
(12)每衣:常常穿。芒木布:芒果樹纖維織成的布。
(13)山門:山寨之門。浪花歌:少數民族山歌。
(14)峒?。褐复遽佳Y的小伙子。山區地方以峒爲名。筈(kuò括):箭尖。殲:殺、獵獲。
(15)種女:種田的姑娘??椮愃螅嚎椮愬\的梭。
(16)墟散:趕墟散后。投:向。
(17)荒蘿:大片的蘿藤。
魏濬
魏濬(生卒年不詳),字禹卿,號蒼水,明代松溪(今福建松溪縣)人。萬曆進士。官廣西僉事提學。有《易義古象通》、《方言據》、《西事珥》、《緯譚》、《陜云閣存草》。
朝代:明代
籍貫:福建松溪
上一篇:張湖山《伏波山歌》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