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宮嶺
曉云生嶺端,遮日成清陰。
炎氛遽辟易(2),興逸安能禁?
仙宮風塵表(3),高高百千尋(4)。
石路上曲折,健足猶難任(5)。
綽約兩仙子(6),雙鬟坐沉吟(7)。
巫覡意何許(8)?門窗藤蔓深。
樵叟向我言,自古傅到今。
去州五十里,有洞郁森森(9)。
陶家李家女,年各勝巾衿(10)。
恍惚若逢遇,相與登崎崯(11)。
一朝作蟬蛻(12),英魂墜不沉。
鄉(xiāng)人共祠之,髣髴來顧歆(13)。
水旱禱輒應(14),民吏同所欽。
此宮乃行宮,春秋薦誠諶(16)。
言已叟仙去(17),四望祛煩襟(18)。
榮山直南聳(19),龍岳山朝壬(20)。
越王連佛子(21),密山秀弧岑(22)。
回環(huán)萬峰巒,插云皆玉簪(23)。
滔滔兩川流(24),會合通梧潯(25)。
漁舟糝木葉(26),城郭幾突黔(27)?
虛徐韻長松(28),飛鳴集珍禽。
須臾煙靄青(29),遐邇浮祲祲(30)。
變化紛見聞,飲酒時一斟。
我罪貸五鼎(31),我軀重千金。
雖居瘴癘鄉(xiāng),肯使瘴癘侵?
囊衣完舊裾(32),匣劍存初鐔。
氣聽謝耳力(33),誰到無絃琴。
子期久冥漠(34),天地爲知音。
中和王度新(35),祈招詠上愔愔(36)。
賜環(huán)諒匪朝(37),聊以寫我心。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別昭州
(1)仙宮嶺:往廣西平樂縣北。
(2)辟易:驚退,此指消退。
(3)“仙宮”句:意爲仙宮嶺很高,高出塵世之外。表:外。
(4)尋:古代八尺為尋。一說七尺爲尋。
(5)任:勝任。
(6)綽(chuò啜)約:姿態(tài)柔美貌。 沉吟:深思。
(7)雙鬟:鬟,原爲婦女髮式,此指兩個仙女。
(8)巫覡(xí席):占代稱女巫爲巫,男巫爲覡。沉吟:深思。
(9)“有洞”句:平樂縣東南九十里處有桃李洞。傳説唐時太尉陶英與李太尉卜居此山,山上有二仙廟,山上有二仙廟,山下有洞,因名爲桃李洞。郁森:幽深貌。
(10)勝巾衿(jin巾):意謂己成年。
(11)相與:一起。崎崟(yin銀)):指山不平處。
(12)蟬蛻:喻解脫,此指升天爲仙。
(13)髣髴:即“仿佛”,似乎。顧歆:指享受香火、祭品。
(14)“水旱”句:總爲遇到天災時,向她們祈禱,就得到保祐襯,十分靈驗。
(15)行宮: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此指仙子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16)薦:進獻祭品。誠諶:(chén臣):指誠心誠意。
(17)“言已”句:老人講完了以上的事就忽然不見了。仙去:通常作死的婉稱,此指飄然而去。
(18)袪(qū區(qū)):去掉。煩襟:胸懷愁悶。
(19)榮山:在平樂縣城東南,山勢縈迴曲折,上有九峯,爭妍競秀。直南:正南。
(20)龍岳山:在平樂縣城東北,又名龍躍山。壬:指北方。
(21)越王:山名,在平樂縣城外。佛手:山名,在平樂縣城西北。
(22)密山:在平樂縣城北十里處,數峯迥環(huán),合擁縣城。岑(cén):小而高的山。
(23)插云:形容山高到云裹。玉簪:韓愈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此指山的秀麗。
(24)兩川:灕江與茶江,兩川合而爲桂江。
(25)梧潯:指梧州潯江,潯江經過梧州,并在梧州受桂江水,因稱梧潯,也是爲押韻。
(26)“漁舟”句:意爲漁船上的人用米粒同木葉合煮當飯,言其生活很苦。糝(sǎn傘):飯粒。
(27)“城郭”句:意爲城內外有幾家人的煙囪,是黑的,即多數人揭不開鍋。突:煙囪。黔:黑。《淮南子·修務》:“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
(28)虛徐:從容不迫。
(29)煙靄(ǎi藹):云氣。
(30)“遐邇”句:意爲遠近都浮動著許多云氣。遐邇:遠近。
(31)“我罪”句:意爲我的罪很重,無可寬恕地應以五鼎烹煮。《史記·主父偃傳》:“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32)“囊衣”二句:意爲袋裹的衣服依然是舊有的。放在匣中的劍還是原來的。喻自己不受外界影響,不改初衷。裾(jū居):衣襟,此指衣服。鐔(xìn信):小劍,此指劍。
(33)氣聽:以呼吸氣息聽。 謝耳力:不用耳力。謝,辭謝。
(34)子期:《列子·湯間》:“伯牙善鼓琴,錘子期善聽。”后人常用子期喻爲知音之人。
(35)“中和”句:意爲朝廷的政治很清明和平,一片新氣象。中和:中正和平。 王度,王者的政教。
(36)祈招:逸詩篇名,見《左傳·昭公十二年》。愔愔(yīn音):安靜和悅的樣子。
(37)賜環(huán):古時被貶逐的臣子被赦召還叫“賜環(huán)”。諒匪朝(zhāo招):想來還不是短期的事。
鄒浩
鄒浩(公元一○六○——一○九七),字志完,學者稱道鄉(xiāng)先生。宋代晉陵(今江蘇武進縣)人。元豐間進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哲宗朝爲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爲章惇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爲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又兩謫嶺表,放逐昭州(治所在今廣西平樂縣)。五年始得歸,復直龍圖閣。卒謚忠。有《道鄉(xiāng)集》。
朝代:宋代
籍貫:江蘇武進
上一篇:蔣冕《臨江仙·送沈太守入覲》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湖山《伏波山歌》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