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任其昌《游大像山》詠[甘肅]·大像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任其昌
三里樓臺五里亭, 攜朋登覽舊時徑。
巖頭云涌朝金像①,龍背人來入畫屏②。
紅葉滿林山亦醉, 黃花伴客坐皆馨③。
隗王遺址君休問④,終古關河向北庭⑤。
【題解】
大像山在甘谷縣城西南1公里,是朱圉山脈中的一峰,峰麓桌兒坪相傳為東漢隗囂擂鼓臺所在地。沿山寺觀林立,有一小徑從西麓通往山頂。山上原有大小石窟20個,塑像295身,殿宇11座,多數已毀,現僅存大佛一尊。大佛依山開鑿,石胎泥塑,敷以丹青油彩,高約30米,面北坐于蓮花臺上,雄偉壯觀,行人于十余里外亦可望見。據說此像建于北宋,大像山亦由此而得名。此詩作者為本地人,曾多次游登大像山,對景物十分熟悉,寫大像的神奇雄偉,大像山的絢麗景色,令人向往。
【作者】
任其昌(1830-1900),字士言,秦州(今天水)人。清同治四年(1865)進士,因母老歸養,曾主講天水、隴南各書院。
【注釋】
①金像:指大佛。因佛像高大,其上常有白云飄浮,故云“巖頭云涌”。②龍背:聳曲的山脊。③馨:芳香。④隗王:即隗囂。字季孟,東漢時天水成紀人,王莽末年被當地豪強擁立,占據天水、武都、金城等郡,自稱西州上將軍,后屢為漢軍所敗,憂憤而死。天水有其宮殿,此“遺跡”指大像山下桌兒坪隗囂擂鼓臺。⑤北庭:漢代指匈奴單于統治之地,元人建都燕京(今北京),漢人亦稱之為“北庭”,此沿其意,指清都北京。
上一篇:(唐)高適《金城北樓》詠甘肅蘭州詩詞
下一篇:(清)吳鎮《我憶臨洮好十首錄四》詠甘肅臨洮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