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崆峒 (宋)張元》詠甘肅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四面千峰起,中心一水通。路穿云樹密,勢壓玉關雄②。此地開茲日,當時拜順風。二乘由相別③,三語與無同④。遍諸耆阇嶺⑤,深疑睹史宮。鐘聲遙度隴,剎影半沉空⑥。絕頂人難到,平川目未窮。塵襟聊抖擻⑦,一瞬出樊籠⑧。
①詩寫崆峒山的高峻險拔,及其上琳宮梵剎的壯麗,表現出作者登臨暢懷,超塵脫俗的欣悅。②玉關: 即玉門關。③二乘: 即佛教的大乘、小乘。④三語: 即三個字。典出《世說新語·文學》“三語掾”的故事。晉王衍問阮修老莊與儒教有何不同,阮答道“將無同”(大約差不多)。于是王衍就辟阮修做屬員。⑤耆阇: 即靈鷲山的梵文音譯,傳說是佛祖如來所居之地。⑥剎:即相輪,佛塔頂部的裝飾。后常用來指佛塔、佛寺。⑦塵襟: 世俗的胸襟。⑧樊籠: 本指關鳥獸的籠子,后用來比喻人世間不自由的境地。
上一篇:《崆峒山》詠甘肅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崆峒山(九首)·(宋)游師雄》詠甘肅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