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稚登《看梅過玄墓山中》詠[江蘇]·鄧尉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王稚登
人似梅花瘦, 舟如蘭葉長。
青山千畝白①,流水一春香。
種密人難入, 開齊夜有光。
苔枝容我折②, 野老不嗔狂。
【題解】鄧尉山在吳縣光福鎮西南,因東漢太尉鄧禹隱居于此而得名。其南為玄墓山,因東晉青州刺史郁泰玄葬此而得名,西為馬駕山,兩山合稱鄧尉山。這一帶素以植梅著稱?;ㄊr,滿山盈谷,香氣四溢。鄧尉探梅古為吳地游春的主要內容,半山聞梅館和梅花亭為賞梅佳處。此詩主要寫其地的幽僻和梅花的清雅。
【作者】
王稚登(1535—1612),明代文學家。字伯榖,號玉遮山人,陽羨(今江蘇武進)人,移居蘇州,少有文名,嘉靖四十三年(1564)北游太學,為袁文榮賞識,引為記事,校書秘閣,萬歷時曾召修國史,不果而罷。有多種詩文集,合為《王伯榖二十種》,還作有傳奇劇本《全德記》等,也能書法。
【注釋】
①千畝白:山本青色,以白梅遮掩,故云。清邵長蘅《元墓探梅記》云:“花時,平望三十里如雪?!雹谔χΓ禾γ分ΑC黝櫠Τ肌多囄咎矫贰吩姡骸耙煌γ酚看鋷n?!碧γ?,枝干著有苔蘚的梅樹。宋范成大《梅譜》:“古梅會稽最多,四明、吳興亦間有之。其枝樛曲萬狀,蒼蘚鱗皴,封滿花身。又有苔須,重于枝間,或長數寸,風至綠絲飄飄可玩。初謂古木久歷風日致然,詳考會稽所產,雖小株亦有苔痕,蓋別是一種,非必古木?!?
上一篇:(清)徐菘《八月十八日同介公楞伽山看串月,歌以紀之》詠江蘇支硎山詩詞
下一篇:(清)宋犖《雨中元墓探梅》詠江蘇鄧尉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