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宋)蘇軾》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我行日夜向江海,楓葉蘆花秋興長。
長淮忽迷天遠近,春山久與船低昂。
壽州已見白石塔②,短棹未轉黃茅岡③。
波平風軟望不到,故人久立煙蒼茫④。
①潁口: 指潁河進入淮河處,在壽縣正陽關。淮山: 據《壽州志》,在下蔡(今安徽鳳臺縣)東南。熙寧四年(1071),詩人以太常博士直史館出為杭州通判,這首詩是他赴杭途中由潁入淮初見淮山時作,道出了詩人當時所見所感,全詩情景渾融,光彩照人,有古趣兼有逸趣。②白石塔: 據《壽州志》,在下蔡東南的淮山上。③黃茅岡: 指長滿黃茅的山岡。④煙蒼茫:指煙雨蒼茫的景色,詩人至壽州之日有小雨。杜甫《樂游園歌》結句:“獨立蒼茫自詠詩?!贝嘶弥?。
上一篇:《淮南》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八公山》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