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淮南市西,淝水以北,故原名北山。相傳西漢時淮南王劉安與八位門客煉丹于此,后人遂更名為八公山。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南侵,時秦軍號稱百萬,東晉名將劉牢之率精兵五千,乘敵立足未穩,強渡洛澗,擊退敵軍。謝石抓住戰機,率大軍直抵八公山安營扎寨。苻堅登壽陽城頭,只見八公山中晉軍陣容整齊,旌旗獵獵,加之寒風吹得樹木搖曳,堅疑為八公山中布滿了東晉的千軍萬馬。這就是“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典故的由來。洛澗之勝是晉軍淝水之戰勝利的前奏。
《八公山》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淮南市西,淝水以北,故原名北山。相傳西漢時淮南王劉安與八位門客煉丹于此,后人遂更名為八公山。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堅南侵,時秦軍號稱百萬,東晉名將劉牢之率精兵五千,乘敵立足未穩,強渡洛澗,擊退敵軍。謝石抓住戰機,率大軍直抵八公山安營扎寨。苻堅登壽陽城頭,只見八公山中晉軍陣容整齊,旌旗獵獵,加之寒風吹得樹木搖曳,堅疑為八公山中布滿了東晉的千軍萬馬。這就是“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典故的由來。洛澗之勝是晉軍淝水之戰勝利的前奏。
上一篇:《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宋)蘇軾》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登壽陽八公山詩·(南朝·梁)吳均》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