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寓言通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系陳蒲清繼《中國古代寓言史》、《中外寓言鑒賞辭典》之后撰寫的我國第一部中外寓言通論性專著,1990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三編,上編系統(tǒng)闡述寓言的本質屬性、文體特征、創(chuàng)作途徑和寫作技法,中編把世界五千年的各國民族寓言梳理為印度寓言體系(南亞中東體系),中國寓言體系(東亞體系)、歐洲寓言體系三大寓言體系。下編論述寓言在宗教、哲學、政治、教育與國際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研究、鑒賞的方法。書中介紹古今中外寓言理論,各種對寓言的定義,其中德國萊辛所下的定義有權威性,即寓言應具備道德格言、特殊的故事和與現實相聯(lián)系。關于寓言的分類,可按寓體、本體、本寓體間的關系和按體制等分為多種類型。寓言的產生遲于神話而早于其他敘事作品,它標志著人類進入了理性思考的時代。現存世界上產生寓言最早的國家是蘇美爾。中國是世界上幾千年來唯一從未中斷過寓言傳度的國度。希臘寓言與它的文明一樣,源頭是多元的,傳播方式是接力棒式的。古印度寓言是擴散式發(fā)展與傳播的。中國古代的寓言是獨立產生的,是直線傳承式發(fā)展的。寫作寓言的技法很多,屬于情節(jié)敘述的技法,如攔腰截斷、尺水生波、設置懸念、情節(jié)集合、橫向鋪陳、三疊復沓、層層推進、循環(huán)歸謬、似斷實續(xù)等。屬于形象塑造的技法,如正反對比、高低互襯、故作抑揚、形象互補(故作問答)、揭示矛盾、佯謬誤會、真假相生、夸張變形、托于夢幻、意識流動,置身局外,渲染氣氛、詞語雙關等。屬于深化寓意的方法,如借題發(fā)揮、故設疑團、翻出新意等。
上一篇:《一瓢詩話》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東京夢華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