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和:和諧;協調。
潭:指洞庭湖。
鏡未磨:銅鏡沒有經過打磨,這里指湖面。
白銀盤:白銀制作的盤子。
鑒賞導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他的詩沉著穩練,風格自然,又特別善于從民間歌謠中吸收營養,因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晚年詩人在洛陽,和白居易為詩友,并稱劉、白。
這首詩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鑒賞
在這首詩中,詩人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盡收眼底,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輕輕著筆,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獨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現于紙上。
詩的前兩句詩人以輕快的語句,勾畫出一幅優美的洞庭秋月圖:洞庭湖的水光與秋夜月光相互輝映,湖面波平浪靜就像是沒有打磨光的銅鏡一般。“潭面無風鏡未磨”以生動形象的比喻表現了千里洞庭風平浪靜的景象。
詩的后兩句詩人又以奇特的想象,恰切地描繪了一幅君山秀美圖:遠遠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綠,就像是白銀盤子里盛著個青螺。這兩句詩想象豐富,比喻恰當,色調淡雅,銀盤與青螺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鑒賞要點
[1]名句:“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2]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
[3]描寫細膩,想象奇特。
上一篇:(宋)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明)于謙《石灰吟》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