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管弦凝碧池
【出典】 唐·王維《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詩:“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見《全唐詩》卷一二八)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天寶末,群賊陷兩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黃門宮嬪樂工騎士,每獲數百人,以兵仗嚴衛送于洛陽。……祿山尤致意樂工,求訪頗切,于旬日獲梨園弟子數百人。群賊因相與大會于凝碧池,宴偽官數十人,大陳御庫珍寶,羅列于前后。樂既作,梨園舊人不覺歔欷,相對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滿以脅之,而悲不能已。有樂工雷海清者,投樂器于地,西向慟哭。逆黨乃縛海清于戲馬殿,支解以示眾,聞之者莫不傷痛。王維時為賊拘于菩提寺中,聞之賦詩曰:‘……’”
【釋義】 王維《菩提寺……》詩,紀唐朝廷音樂供奉人抗拒為安祿山奏樂事。后世詩詞常用此事表現亡國的悲痛。
【例句】 管弦凝碧池上,記當時、風月愁濃。(辛棄疾《聲聲慢·賦紅木犀·余兒時嘗入京師禁中凝碧池,因書當時所見》1876)這是借唐代事感嘆宋都汴京被金人占領。
上一篇:典故《管夷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管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