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賦蛜蝛
【出典】 《詩經·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贏之果,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下“伊威在室”:“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似白魚者是也。”
【釋義】 《東山》詩寫東征兵士在外思家,敘述兵士離家日久,家中門戶無人出入,荒涼不堪,蛜蝛(即伊威)爬滿了室內,蠨蛸(小蜘蛛)在門上結了網。后因以“賦蛜蝛”作為思家懷歸的代用語。
【例句】 畫眉京兆風流甚,應賦蛜蝛。(張孝祥《丑奴兒》[無雙誰似黃郎子]1701)這里以“賦蛜蝛”代指思家懷歸。
上一篇:典故《賦緇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賦詩茅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