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倒載
【出典】 見“山公倒載”條。
【釋義】 晉征南將軍山簡鎮襄陽,常飲酒爛醉。當時兒歌有“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茗艼無所知”之語。后因以“倒載”為醉酒的典故。
【例句】 ①不辭同二老,倒載習池回。(葉夢得《臨江仙·十一月二十四日同王幼安、洪思誠過曾存之園亭》774)這里以山簡自比,謂將不辭一醉。②清風不用一錢買,醉客何妨倒載。(洪適《破子》[南海]1370)這里說何妨大醉而歸,意在表明對“高會”的珍惜。③倒載何妨,唱徹涼州月在旁。(姚述堯《減字木蘭花》[井梧飛早]1556)這里以“倒載”代言醉飲,表示將從醉里求歡以度時日。④歡娛終日,富貴何時,一笑醉鄉寬。倒載歸來,回廊月滿。(趙以夫《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張屴崱韻》2666)這里以“倒載”表現大醉酩酊之狀。⑤驢背夕陽同倒載,醉鄉只在筼筜谷。(黎廷瑞《滿江紅·賦竹樽》3387)這里用山簡故事,以“倒載”言醉飲,切“竹樽”。
上一篇:典故《倒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倒食蔗》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