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棘三槐
【出典】 《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東漢·鄭玄注:“樹棘以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于此,欲與之謀。”《后漢書》卷一六《寇榮傳》榮自亡命中上書曰:“臣思入國門,坐于胏石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釋義】 舊傳,周代宮廷外種有九棵棘樹、三棵槐樹,作為九卿三公朝見天子時站位的標志。后世常用“九棘三槐”作為詠九卿三公的典故。
【例句】 九棘三槐,都是等閑親植。(無名氏《滿朝歡·壽韓尚書出守。九月廿五日》3809)這里用本典,并合用“三槐手種”典(參見該條),暗以尚書兵部侍郎王祐相比擬。
上一篇:典故《九枝擎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