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力侔元氣
【出典】唐·李商隱《韓碑》詩:“入蔡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訾。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公之斯文不示后,曷與三五相攀追。”(見《全唐詩》卷五三九)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卷九《杜工部畫像》詩:“吾觀少陵詩,為與元氣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顏毅色不可求。”
【釋義】 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奉詔撰寫《平淮西碑》碑文,李商隱在《韓碑》詩中稱贊韓愈“斯文若元氣”,以大氣比喻其筆力磅礴。北宋王安石稱贊杜甫詩有“為與元氣侔”語。后人沿用此典以稱美詩文之才。
【例句】 嗟我辰安在,斯文后死;力侔元氣,手抉天章。(劉克莊《沁園春·三和》2598)這里以力侔元氣為喻,感嘆自己徒有文才。
上一篇:典故《利名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力士推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