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兩謝
【出典】 《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奉使慰勞高祖于彭城(今徐州)。……少帝即位,權在大臣,靈運構扇異同,非毀執政,司徒徐羨之等患之,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靈運素所愛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民間聽訟,不復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焉。”《南齊書》卷四七《謝朓傳》:“子隆在荊州,好辭賦,數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賞愛,流連晤對,不舍日夕。……又掌中書詔誥,除秘書丞,未拜,仍轉中書郎。出為宣城太守,以選復為中書郎。建武四年,出為晉安王鎮北諮議、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朓善草隸,長五言詩,沈約常云‘二百年來無此詩也’。”唐·杜甫《解悶十二首》其七:“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見《全唐詩》卷二三○)
【釋義】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和齊詩人謝朓被后人合稱“兩謝”,又作“二謝”,分稱大、小謝。兩人都富有詩才,愛好游山玩水,皆曾出任太守。后常用作詠風流郡守的典故。
【例句】 南徐好,橋下綠楊村。兩謝風流稱郡守,二蘇家世作州民,文彩動星辰。(仲殊《南徐好·蘇學士宅綠楊村》547)謝靈運和謝朓兩位太守都同南徐有關。作者詠南徐引兩謝抒寫思古之情以切題。
上一篇:典故《兩行艷衣明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兩謝》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