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氣食牛
【出典】 舊題周·尸佼《尸子》卷下:“虎豹之駒,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氣;鴻鵠之鷇,羽翼未合,而有四海之心。”
【釋義】 《尸子》中以“食牛之氣”指虎豹幼獸勇猛,敢于食牛。后用作稱美幼兒年小志大的典故,也用來形容氣概豪邁。
【例句】 ①坐中客,凌王謝,更風流。一觴一詠,豪俊談笑氣吞牛。(林淳《水調歌頭·溫陵東湖次陳休齋體仁韻》1832)這里借以稱美坐中客氣概豪邁。②硬鐵漢從來氣食牛。但只有千篇,好詩好曲,都無半點,閑悶閑愁。(蔣捷《賀新郎·次強云卿韻》3433)這里用氣食牛形容自己氣概豪邁。
上一篇:典故《氣蒸云夢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泣對虞姬》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