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敲撲
【出典】 《文先》卷五一漢·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樸以鞭笞天下。”又,《文選》卷四三南朝齊·孔德璋(稚珪)《北山移文》:“張英風(fēng)于海甸,馳妙譽(yù)于浙右。道帙長殯,法筵久埋。敲撲喧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碧啤だ钌谱⒁哆^秦論》:“執(zhí)敲撲以鞭笞天下?!?/p>
【釋義】 敲樸,打人用的短杖。賈誼曾說秦始皇“執(zhí)敲樸以鞭笞天下”,南齊孔稚珪描述周子作官后受到鞭笞刑訊犯人的喧囂聲的煩擾,有“敲撲喧囂犯其慮”語。
【例句】 使君償了豐年愿。便從今、也無敲撲,也無廚傳。(劉克莊《賀新郎·郡宴和韻》2628)這里用以說明“使君”免去了刑訊犯人的煩擾。
上一篇:典故《搴木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敲缺唾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