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史部·甲骨學
研究甲骨文的學科。甲是龜甲,骨是獸骨,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這是商王求神占卜的文字記錄,數千年來都被埋在地下,不見天日。十九世紀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農民在耕地時偶然發現這些刻有奇怪符號的甲骨,藥材商收購去在北京藥店出售,稱為 “龍骨”。據說,國子監祭酒 (校長) 王懿榮生病,請太醫診脈處方,他從配回的藥中發現了 “龍骨” 上刻著的符號,懷疑這可能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便搜集了千余片,準備研究,可惜第二年就去世了。以 《老殘游記》 著名的小說家劉鶚 (字鐵云) 對考古更有興趣,他買進了王懿榮生前收集的一千余片甲骨,加上他自己陸續收集到的,共得五千余片。劉鶚選拓了一千零五十八片,編成 《鐵云藏龜》,他在自序中稱這是 “殷人的刀筆文字”,引起了著名學者孫詒讓極大的興趣,他十分驚嘆地說: “不意衰年睹此奇跡,愛玩不已。”他根據 《鐵云藏龜》 寫出《契文舉例》,這是第一部考釋甲骨文的專著。奠定甲骨學這門學科基礎的是羅振玉。這位一生毀譽參半的前清遺老以一人之力,收集到三萬余片甲骨,先后編輯出版了 《殷墟書契》、《殷墟書契菁華》 等書,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他曾勸說當時正迷戀于詞章之學的王國維從事甲骨文研究,并給予他財力支持。王國維利用甲骨文來考釋商周古史,取得令人贊嘆的成就,其《殷墟卜辭所見先公先王考》等系列論文,在當時曾被新舊史學家奉為圭臬。其后,甲骨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其中,最著名者為董作賓和郭沫若。學界公推“四堂” 為甲骨學的四位泰斗,他們就是雪堂 (羅振玉)、觀堂 (王國維)、彥堂 (董作賓)、鼎堂(郭沫若)。甲骨文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字,但甲骨學卻是二十世紀初才發展起來的新學科。
上一篇:哲學·范疇·理
下一篇:哲學·論著·白虎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