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蘇湖教法
又稱“分齋教法”。以宋代教育家胡瑗在蘇州郡學、湖州州學任教時創造而得名。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胡瑗應蘇州知事范仲淹之邀,任蘇州郡學教授。慶歷二年(1042),又應湖州知事滕宗諒之邀,任湖州州學教授。他在兩地教學時,為改變當時崇尚浮華專重詩賦的學風,將學校分設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重基本理論,以學習六經為主,選“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之。治事齋重研究實際措施,設治民、講武、堰水(水利)、算歷等科,學生學一主科,兼一副科,一改傳統學校空疏無用的陋習,培養了不少經世致用的人才。宋仁宗于1044年詔定為太學法。蘇湖教法對后世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產生了極大影響。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花間集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苕溪漁隱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