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詩歌·趙孟頫·岳鄂王墓》鑒賞
趙孟頫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這首七律的題旨,比較顯豁:詩人是通過嘆息岳飛的屈死,斥責南宋君臣的茍且偷安的妥協投降,既有概嘆,又有惋惜。國土淪喪,山河變色,原來婉麗的西湖景色,也似乎蒙蓋了一層悲愁。
* * * *
首先集中簡釋幾個詞語:
鄂王墳——鄂王,即南宋民族英雄岳飛。他于高宗紹興十一年(1142)被秦檜殺死之后,至寧宗時(隔了孝、光二帝之后),追封為鄂王。因此,稱岳飛之墓為“鄂王墳”。
石獸危——岳飛墓上的端坐或肅立著的石馬、石象之類的泛稱。“危”,是端正的樣子。
望旌旗——盼望著南宋軍隊的到來。此處的“旌旗”,是軍隊的代稱。
天下中分——指宋、金南北對峙,整個中華大地分裂為數個政權。
遂不支——指岳飛屈死后,南宋最后終于亡于元蒙的鐵蹄之下。
* * * *
以下語譯全詩——
首聯:
茂密的雜草,長滿了岳飛的墳頭;
端坐石馬、石象,也為凄涼的秋陽所摧。
頷聯:
偏安江左的宋廷君臣不圖收復失土;
可是,中原百姓時刻盼望宋軍的到來。
頸聯:
悔之晚矣,可敬可賴的民族英雄岳飛,早已遠離人間;
嗚呼哀哉,可憎可憐的分裂政權,終于在鐵蹄下垮臺!
尾聯:
江山改色,還有什么心情歌舞升平?
西湖秀水也為亡國之痛而不勝愁悲!
上一篇:《遼金元詩歌·蕭觀音·威風萬里》鑒賞
下一篇:《元代散曲·無名氏·散曲四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