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公安問曹瞞
【出典】 《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傳》:“先主(劉備)遣諸葛亮自結于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與曹公戰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癥、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劉)備。備別立營于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從權借荊州數郡。”又,同書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后(劉)備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于地。”
【釋義】 公安縣為劉備任荊州牧時的治所,當年,孫權為了聯合劉備共同對抗曹操(小字阿瞞),曾以荊州土地借予劉備。此事使曹操感到震驚。
【例句】 君去問曹瞞,好公安。(辛棄疾《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荊門》1971)公安為晁氏游荊門必經之地。詞中用有關荊州的典故點明晁氏的去向。
上一篇:典故《公侯有種》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公家事自笑癡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