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伊尹負鼎
典源出處 《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 (干) 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 (Ying)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
釋義用法 伊尹為了求見商湯,去做湯妻有莘氏的家臣,背負鼎俎,從烹飪調和滋味入手來向湯闡說治國的道理,使湯達到王道。后用此典表示干時求薦,以得任用。
用典形式
【負鼎】 唐 ·李白:“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
【尹屈烹飪】 宋·王安石:“說窮且版筑,尹屈唯烹飪。”
【印從負鼎佩】 唐·李正封:“印從負鼎佩,門為登壇鑿。”
上一篇:詩詞典故《以沫相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修月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