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虱處裈中
典源出處 《晉書 · 阮籍傳》:“ (阮籍) 遂歸著 《大人先生傳》,其略曰:‘……獨不見群虱之處裈(kun) 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裈襠,自以為得繩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滅都,群虱處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處域內,何異夫虱之處裈中乎!’”
釋義用法 阮籍認為世上所謂的君子,一舉一動,循規蹈矩,遵禮守法,求得個好名聲,高官位,這就像虱子藏在褲縫里,鉆在棉絮里一樣。后用此典指人見識短隘,庸碌無為。
用典形式
【裈處】 清·黃景仁:“此時方見好身手,安能裈處愁煩忉。”
【裈虱】 金·元好問:“井蛙奚足論,裈虱良足羞。”
【虱處裈】 金·元好問:“世法拘人虱處裈,忽驚龍跳九天門。”
【虱處縫】 宋·梅堯臣:“大都守繩墨,曷異虱處縫。”
【裈中虱】 清·黃景仁:“裈中虱,真堪恥。車中婦,伊誰使。向青山慟哭,只應情死。”
【虱裈世界】 清·黃鷟來:“虱裈世界難探手,蝸角詞壇漫斗名。”
上一篇:詩詞典故《蘇門長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蜀犬驚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