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忍辱胯下
典源出處 《史記 ·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少年有侮 (韓)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 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p>
釋義用法 韓信少年時常佩劍在淮陰市上行走,市井中有少年侮辱他,說:“你能死,拿劍刺我; 不能死,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不爭一時意氣,從胯下爬過。后以此典表現(xiàn)窮困受辱或?yàn)檫h(yuǎn)大志向而忍辱負(fù)重。
用典形式
【出胯下】 宋·陳師道:“俯首出胯下,枉此七尺軀?!?/p>
【笑韓信】 唐·李白:“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胯下人】 元·陳基:“老來易感山陽笛,年少休輕胯下人?!?/p>
【胯下辱】 宋·蘇軾:“長逢胯下辱,屢乞桑間飯?!?/p>
【淮陰胯】 清·黃景仁:“不投班生筆,終屈淮陰胯?!?/p>
【一市人皆笑】 明 ·周永年:“一市人皆笑,三軍眾始驚?!?/p>
【淮陰困閭里】 明 ·皇甫涍:“淮陰困閭里,馬生戀邊隅?!?
上一篇:詩詞典故《彭壽殤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情傷荀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