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彼流水,① 流水盈盈向東方,
朝宗于海。 百川歸海成汪洋。
鴥彼飛隼,② 天空隼鳥任疾飛,
載飛載止。 飛飛停停不慌忙。
嗟我兄弟, 可嘆同姓諸兄弟,
邦人諸友, 可嘆朋友和同鄉,
莫肯念亂, 無人考慮國事亂,
誰無父母? 你們難道沒爹娘?
沔彼流水, 流水盈盈向東方,
其流湯湯。③ 浩浩蕩蕩入海洋。
鴥彼飛隼, 天空隼鳥任疾飛,
載飛載揚。④ 扇動翅膀高翱翔。
念彼不跡, 上邊做事沒準則,
載起載行。 坐立不安我徬徨。
心之憂矣, 心憂國事這模樣,
不可弭忘。 終日焦慮不能忘。
鴥彼飛隼, 天空隼鳥任疾飛,
率彼中陵。 沿著山陵高翱翔。
民之訛言, 民間謠言紛紛起,
寧莫之懲。⑤ 不去制止真荒唐。
我友敬矣, 告我友朋須警惕,
讒言其興。 讒言蜂起要提防。
(程俊英譯)
【注】①沔(mian):水流盛滿。②鴥(yu):鳥飛的樣子。華:一種兇猛的鳥,鷹屬。③湯湯(shang),水大的樣子。④揚,往上升。⑤懲,制止。
這是一首憂亂的詩。平王東遷后,周室衰微,諸侯不再擁護天子,鎬京一帶,危機四伏,作者憂慮,故作此詩。
全詩三章,第一、二章各八句,用“流水”起興,第三章六句,沒有“流水”句,朱熹《詩集傳》說“疑當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脫前兩句耳”。這首詩用盛滿的流水和疾飛的隼鷹起興,隨著詩人思路的開展,詩人分別用流水和飛隼的不同形態來引出自己心中深深的憂慮。第一章,詩人通過盛滿而朝宗于海的流水和時起時落的飛隼,寫出在和平、寧靜的環境中隱伏著深重的危機,可是自己周圍的人,不論是親屬朋友還是同居一邦的國人,誰也沒有認真地對待這些隱患。災難逐漸逼近,眼下這種安寧太平的日子能維持多久呢?一家之中,父母兄弟、兒女子孫共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只怕也不多了。“誰無父母”一句把國家的安定和家庭的幸福連在一起,言近意遠,切人肌膚、發人深省。第二章用洶涌浩蕩的水流、沖擊長空的猛禽渲染了一種動蕩不安的情緒,與此相應的是詩人耳聞目睹那些不循正道的人正飛揚跋扈、橫行無忌,天子的權威被公然蔑視。對此,一直為國擔憂的詩人更感到壓在心頭的憂傷與日俱增,既設法排解,更不能忘懷。第三章從順著山嶺飛去的隼鷹聯想到不翼而飛、四處流傳的謠言,它擾亂人心,造成社會動蕩不安,可是沒有人來制止這些謠言。詩人因此痛心疾首,他再一次呼吁他的朋友們警覺起來,謹慎地供奉自己的職責,不要讓陷害人的讒言有可趁之機。從全詩的口氣來看,本詩的作者是一個當權的貴族,他深以周王室的興隆為己任,又痛感自己孤掌難鳴,“我友敬矣,讒言其興”是他對自己同僚的大聲疾呼,詩人止不住的憂國憂民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江有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渭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