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指日
【出典】 三國魏·曹植《應詔》詩:“將朝圣皇,匪敢晏寧。弭節長鶩,指日遄征。”(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魏詩》卷七)
【釋義】 指日,意為指定時日。后多用以表示時日不遠。
【例句】 ①須知丹桂擅秋天。千里嬋娟指日、十分圓。(吳儆《虞美人·送兄益章赴會試》1575)這里用以祝愿益章很快就會及第。②洪樞紫府功業,指日復青氈。(熊以寧《水調歌頭·壽常德府劉守》2125)這里稱“洪樞紫府功業”為劉守家舊物,謂其即日可復,是祝頌之辭。③折桂來秋,成名指日,家氈復舊。(劉仙倫《醉蓬萊·壽七十一》2213)這里用以肯定子孫將不久成名。
上一篇:宋詞典故《指地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指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