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元白
【出典】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卷六九《劉白唱和集解》:“仆與足下,二十年來,為文友詩敵,幸也,亦不幸也。……然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云‘元、白’。以子之故,使仆不得獨步于吳越間,亦不幸也。”唐·顧陶《唐詩類選后序》:“若元相國稹、白尚書居易,擅名一時,天下稱為元、白,學(xué)者翕然,號‘元和詩’。”(見《全唐文》卷七六五)
【釋義】 元白為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的合稱,二人為詩友,以詩名享譽詩壇,其作品廣泛流傳。時人稱之為“元、白”。宋詞中常用“元白”作為稱美詩人或詞作的典故。
【例句】 ①寄有步屧江干,胸吞奇觀,寄英詞元白。(史浩《念奴嬌·次韻樓友觀潮》1281)這里用本典稱美友人的詞作。②睡足淡梳妝,喜見詩人元白。(洪適《好事近·席上用景裴詠黃海棠韻》1386)這里以元白借指詠黃海棠的詩友。③綠帶垂腰,碧簪篸髻,索句撩元白。(王千秋《念奴嬌·水仙》1470)這里說水仙花頗能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靈感。④隨我一觴一詠,任彼非元非白,唯放酒杯寬。(趙磻老《水調(diào)歌頭·和平湖》1630)這里以“非元非白”表示不以詩才高下為意。
上一篇:宋詞典故《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陰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元真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