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繡斧
【出典】 見“持斧客”條。
【釋義】 漢武帝時繡衣御史暴勝之曾奉命持斧捕盜,肅清吏治。后因以“繡斧”喻指皇帝派遣的執(zhí)法大吏。
【例句】 ①青云垂下不爭程,繡斧記澄清。(洪適《朝中措·鄧鹽生日》1377)宋時提舉茶鹽司稱“茶”或“鹽”,掌摘山煮海之法。這里以“繡斧”指鄧鹽,切其身份。②畏愛雙行五管,收繡斧、卻把旌麾。(洪適《滿庭芳·代上陳帥生日》1379)這里以“收繡斧”點明陳帥剛剛卸去執(zhí)法官員的職任,頌美他升任帥職。③江東日暮,道繡斧、人去未多時。(辛棄疾《婆羅門引·用韻答趙晉臣敷文》1957)趙晉臣曾為江西轉(zhuǎn)運(yùn)使。這里用以指趙晉臣,切其身份,謂其將奉調(diào)回朝。④初度慶今朝,繡斧雙龍節(jié)。(李劉《生查子·壽謝憲,在四川類省試院》2321)這里用以推重謝憲的職任,表明頌美之情。⑤繡斧功成,袞衣促覲,莫恨公歸速。(劉子實《念奴嬌·壽倉使》2957)倉使即提舉常平司,掌常平、義倉、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之法,且任“舉刺官吏”之責(zé)。這里以“繡斧”切倉使的職任,祝美他將很快功成歸朝。⑥投閑贏得浮生樂,肯羨油幢繡斧。(衛(wèi)宗武《摸魚兒·疊前韻》2982)這里活用典故,以“繡斧”喻指貴官,表明閑中自有樂趣,無意羨慕權(quán)勢。⑦人道是,卻暫時繡斧,索笑鹽梅。(吳勢卿《沁園春·壽董憲使》2988)這里以“繡斧”指董憲使的職任,說他只是暫出為憲使,必然很快入相。是祝美之詞。⑧君王眷厚,皇華繡斧還鄉(xiāng)。(無名氏《慶清朝·壽吳憲》3797)這里以“繡斧”標(biāo)出吳憲的官職,表明頌美之情。
上一篇:宋詞典故《絳縣老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胡床老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