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經多次指出,外因只是促使一個人成才的客觀條件,內因才是決定一個人能否成才的主觀因素。比如母雞孵蛋,受了精的雞蛋,才有可能孵得出小雞來,這是內因。母雞的體溫和耐心的孵育,能促使小雞破殼而出,這是外因。任何一只母雞,決不可能把未受精的雞蛋孵出小雞來。而一只受了精的雞蛋,即使沒有母雞,只要給它創造像母雞孵蛋那樣的條件與環境,小雞也能破殼而出。這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優越的外因條件,也決不可能使一個既無天才又不肯努力的人成才,而一個既有天才,又肯努力的人,一旦遇上機會,就一定會很快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由此可見,一個人想要成才,首先必須使自己具備成才的內因,然后才能在得到有利的外因促進下,成長為有用之才。自己沒有成才的內因,也不肯努力為自己創造成才的內因,只是一味地埋怨生不逢辰,沒有伯樂來賞識自己,外界條件太差了,這實在是一種錯誤。
那么,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內因究竟有哪些呢?本章就要敘述有關這方面的種種情況。
上一篇:“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古代青少年成才的眾多實例
下一篇:三歲兒童的教育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