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壺中天》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陸性齋筑葫蘆庵,結茅于上,植桃于外,扁曰小蓬壺
海山縹緲。算人間自有,移來蓬島。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虛照。鶴溪游處,肯將琴劍同調。休問掛樹瓢空,窗前清意,贏得不除草。只恐漁郎曾誤入,翻被桃花一笑。潤色茶經,評量山水,如此閑方好。神仙陸地,長房應知道。
【考證】
黃畬《山中白云詞箋》卷四:“陸性齋,陸大猷,陸行直父,為江浙提舉。《陸氏家譜》云:‘陸大猷字雅叔,號翠巖,仕宋為江浙儒學提舉。子行直,字季道,號壺天,任湖北十學士,遷翰林典籍,致仕。’不言為提舉。則性齋乃大猷,非行直也。《分湖小識》:陸氏桃園在來秀里,宋陸大猷別業中有翠巖亭。見朱祖謀校記。江昱疏證謂性齋為陸行直號,恐誤。葫蘆庵,在桃園內,為陸大猷晚年修道隱居之所。”
上一篇:張炎《壺中天》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黎廷瑞《大江東去·題項羽廟》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