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本中《呂本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呂本中(1084—1145),初名大中,字居仁,開封(今屬河南)人。高祖呂夷簡、曾祖呂公著、祖呂希哲、父呂好問皆為時名臣。少從楊時、游酢諸人游。以呂公著遺表恩授承務郎。徽宗政和、宣和間,官濟陰主簿。秦州士曹掾。宣和六年(1124),除樞密院編修。欽宗靖康元年(1126),遷職方員外郎。高宗紹興六年(1136),賜進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八年,遷中書舍人兼侍講,兼權直學士院。同年十月,因忤秦檜,又與趙鼎相善,秦檜遂諷御史劾罷之,提舉太平觀。紹興十五年卒于上饒,年六十二。謚文清,因其先世為東萊人,故學者稱東萊先生。
【傳記資料】
《宋史》卷三七六本傳
柯維騏《宋史新編》卷一四○
王洙《史質》卷三十五
錢士升《南宋書》卷十、卷二十三
《四朝名臣言行錄》別集下卷七呂本中傳
《南宋館閣錄》卷八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卷三十六
厲鶚《宋詩紀事》卷三十三
周紫芝《太倉稊米集》卷六十七《書呂舍人帖后》
周必大《文忠集》卷十八《跋呂居仁帖》
楊萬里《誠齋集》卷七十九《江西宗派圖序》
曾幾《茶山集》拾遺《東萊先生詩集后序》(作于乾道二年(1166))
陸游《渭南文集》卷十四《呂居仁集序》(作于慶元二年(1196))
韓元吉《南澗甲乙稿》卷十五《兩賢堂記》
劉克莊《后村大全集》卷九《呂紫薇詩序》
張九成《橫浦文集》卷二十《祭呂居仁舍人文》
楊時《龜山集》卷二十八《祭呂侍講文》
朱熹《朱子語類》卷一三二:呂居仁學術雖未純粹,然切切以禮義廉恥為事,所以有助于風俗。今則全無此意。
韓淲《澗泉日記》卷中:呂本中,字居仁,正獻之后,原明侍講之孫。評論詩文,必歸醇雅。葬信州德源山。號東萊先生。嘗作經筵詞掖,誥命尤有典則。
【年譜】
王兆鵬《兩宋詞人年譜·呂本中年譜》,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著述】
呂本中家學淵源,著述頗豐。主要有如下數種:
《春秋集解》三十卷。見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卷五上。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三則謂十二卷。今有通志堂刊本和四庫本,皆作三十卷。
《東萊呂紫薇師友雜志》一卷。有十萬卷樓叢書初編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官箴》一卷。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陳昉刻并序。有《百川學海》本、《說郛》本、《學津討原》本、四庫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童蒙訓》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九著錄為一卷)。今有四庫本。
《紫薇雜記》(《紫薇雜說》)一卷。見趙希弁《郡齋讀書志附志》卷五上,并謂:“鄭寅刻之廬陵。”又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九。有《說郛》本、四庫本、十萬卷樓叢書初編本、叢書集成初編本。
《軒渠錄》一卷。凡十三則,輯錄蘇軾、強淵明、米芾、范直方、司馬光、劉貢父等人滑稽佚事。今有《說郛》本、《五朝小說》本、《歷代笑話集》本。王兆鵬《呂本中年譜》據其中載有呂本中卒后之紹興十七年、三十一年中事,認為系后人托名偽作,或經后人增補。
《東萊先生詩集》(《紫薇集》)二十卷。宋孝宗乾道間沈公雅編年輯刻本(曾幾《東萊先生詩集序》),今《四部叢刊續編》即景印日本內閣文庫藏沈刻本。又有慶元五年(1199)黃汝嘉刻《江西詩派》本《東萊先生詩集》二十卷外集三卷,今存十八至二十卷三卷以及外集之三卷 (原為傅增湘藏書,今入北京圖書館)。《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著錄之本即此本,唯外集誤作“二卷”。另有四庫本以及明清鈔本多種。
《東萊呂紫薇詩話》一卷。有《百川學海》本、《津逮秘書》本、《說郛》本、四庫本、叢書集成初編本、《歷代詩話》本。
《江西詩社宗派圖》一卷。南宋初,有豐城石刻本,后世無傳。其內容大略見于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十八、趙彥衛《云麓漫鈔》卷十四所引。
《紫薇詞》一卷。有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本,共二十六首。《全宋詞》據趙本入錄,又自《艇齋詩話》加輯一首。
呂本中另有《奏議》(尤袤《遂初堂書目·章奏類》)、《痛定錄》(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七十四引呂本中《痛定錄》)、《呂文靖公事狀》(汪應辰《文定集》卷十《題呂文靖公事狀》)等,今皆不存。
【序跋】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九:《東萊集》二十卷外集二卷。右皇朝呂本中字居仁,好問右丞之長子。靖康初,權尚書郎。紹興中,賜進士第,除右史,遷中書舍人。已而落職奉祠。少學山谷為詩,嘗作《江西詩社宗派圖》行于世。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詩集類:《東萊集》二十卷外集二卷。中書舍人呂本中居仁撰。希哲之孫、好問之子、而祖謙之伯祖也。撰《江西宗派》者,后人亦以其詩入派中。
劉毓盤《輯校紫薇詩余跋》:《宋史》本傳曰:本中,字居仁,金華人。宰相公著曾孫,尚書右丞好問子。少以恩授承務郎。哲宗元符間,辟大名府帥司幹官。徽宗宣和六年,除樞密院編修。欽宗靖康改元,遷職方司員外郎,再直秘閣。高宗紹興六年,召試,賜進士出身,擢起居舍人。七年,以直龍圖閣知臺州,入為太常少卿。八年,兼侍講;權直學士院。以忤秦檜,風御史蕭振劾之,出為提舉太平觀事。卒,謚文清。有《春秋集解》十卷,詩二十卷,《童蒙訓》三卷,《師友淵源錄》五卷。子祖謙見《儒林傳》。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以本中為祖謙伯祖,與本傳不合。不若《宋史》之可據也。南渡初,言事者多主用兵,本中則曰:邦本未強,而輕于啟釁,非策也。初與秦檜同為郎,相得甚。檜既相,私有所引用,輒封還之,以是積不能。會草趙鼎制有曰:“合晉、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賤霸;散牛、李之黨,未如明是以去非。”檜大怒,責其受鼎風旨,伺和議不成,為脫身計也。遂罷。可謂清矣。所作《江西宗派圖》及《紫薇詩話》,其自序曰:“詩必能入而后能出。”《東萊詩集》四庫提要曰,晦庵朱氏謂其言詩欲字字響,其暮年作詩則字字多啞,何也。雖然,本中專以詩名,非朱氏可比。江西之說,則門戶之私也。原圖不傳,所錄二十五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趙彥衛《云麓漫鈔》、劉克莊《江西詩派小序》、章如《山堂肆考》、王應麟《小學紺珠》、厲鶚《宋詩紀事》微有不同。諸家不皆江西人,胡仔謂其間有詩可傳者,不過數人而已。方回《瀛奎律髓》復以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三宗以張之,不知其何所取也。吳昌綬《宋金元詞集見存卷目》曰:陽湖呂景端有《紫薇詞》輯本一卷,惜未見。王灼《碧雞漫志》曰:紫薇詞佳處如其詩。錄其詞者以曾慥《樂府雅詞》十九首最多,余不概見,以視其文自趙鼎制四語外絕無傳者,所得亦多矣。光緒丙年,江山劉毓盤校畢并識。
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紫薇詞輯本題記》:王灼《碧雞漫志》稱居仁詞佳處如其詩,然其詞《東萊先生集》不收,豈當時別出單行歟?萬里記。
【總評】
王灼《碧雞漫志》卷二:陳去非、徐師川、呂居仁、韓子蒼、朱希真、陳子高、洪覺范,佳處亦各如其詩。
曾季貍《艇齋詩話》:東萊晚年長短句尤渾然天成,不減唐《花間》之作。如一詞云:“柳色過疏籬,花又離披。舊時心緒沒人知。記得一年寒食下,獨自歸時。歸后卻尋伊,月上嫌遲。十分斟酒不推辭。將為老來渾忘卻,因甚沾衣。”又一詞,其間曰:“可惜一春多病,等閑過了酴醿。”又一詞,其間云:“對人不是惜姚黃,實是舊時心緒老難忘。”皆精絕,非尋常詞人所能作也。
上一篇:劉鎮《天香》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呂本中《采桑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