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覿《金人捧露盤》原文與歷代鑒賞評(píng)論
庚寅歲春奉使過京師感懷作
記神京、繁華地,舊游蹤。正御溝、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繡鞍金勒躍青驄。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綠花紅。到如今、余霜鬢,嗟前事、夢(mèng)魂中。但寒煙、滿目飛蓬。雕欄玉砌,空鎖三十六離宮。塞笳驚起暮天雁,寂寞東風(fēng)。
【編年】
庚寅,孝宗乾道六年(1170)。按《金史·交聘表》:“大定十年(1170),正月壬子朔,宋試?yán)舨可袝舸箝唷巼?guó)軍承宣使曾覿賀正旦。”可參看樓鑰《攻媿集》卷八十八《敷文閣學(xué)士宣奉大夫致仕贈(zèng)特進(jìn)汪公行狀》及卷一一二《北行日錄》。《宋史》卷四○○有汪大猷傳。
【匯評(píng)】
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一:曾純甫,名覿,號(hào)海野。東都故老,及見中興之盛者。詞多感慨,如《金人捧露盤》、《憶秦娥》等曲,凄然有黍離之悲。
楊慎《詞品》卷三:東都故老,見汴都之盛,故詞多感慨。《金人捧露盤》是也。
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五:海野及見汴都之盛,逮南渡后,奉使過汴,感賦云:(略)。汴都鐘鼎胥移,故曾詞后闋,尤覺悲涼。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黍離麥秀之悲,暗說則深,明說則淺。曾純甫詞,如“雕欄玉砌,空余三十六離宮”。又云:“繁華一瞬,不堪思憶。”又云:“叢臺(tái)歌舞無消息。金樽玉管空陳跡。”詞極感慨,但說得太顯,終病淺薄。碧山詠物諸篇,所以不可及。
上一篇:曾覿《喜遷鶯》原文與歷代鑒賞評(píng)論
下一篇:曾覿《柳梢青》原文與歷代鑒賞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