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編年】
淳熙九年(1182),蓋初歸上饒帶湖時作。
【匯評】
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卷五:近日辛幼安作長短句,有用經語者,《水調歌頭》云:“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亦為新奇。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十二:文勝質則史,此妙在文中帶質。
李調元《雨村詞話》卷三:辛稼軒詞肝膽激烈,有奇氣,腹有詩書,足以運之,故喜用四書成語,如自己出。如“今日既盟之后”、“賢哉回也”、“先覺者賢乎”等句,為詞家另一派。然學之稍粗則墮惡道。其時為稼軒客如龍洲劉過,每學其法,時多稱之,然失之粗劣。獨《西江月》一詞有句云:“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用四書語,頗有稼軒氣味。
張德瀛《詞徵》卷五:陸永仲《夜游宮》詞,用《詩疏》,(《豹隱紀談》以為阮郎中作)。蘇東坡《戚氏》詞用《山海經》,劉潛夫《沁園春》詞用《史》、《漢》,劉后村《清平樂》詞用《楞嚴經》,李易安《百字令》詞用《世說》,亭然以奇,別出機抒。若辛稼軒用四書語,氣韻之勝,離貌得神,又非徒以青兕自雄者。
陳廷焯《云韶集》卷五:此詞一味樸質,真不可及。勝讀鮑明遠《蕪城賦》。結二句,愈直樸,愈有力。
陳廷焯《詞則·放歌集》卷一:一氣舒卷,參差中寓整齊,神乎技矣! 一結愈樸愈妙,看似不經意,然非有力如虎者不能。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稼軒詞有以樸處見長,愈覺情味不盡者。如《水調歌頭》結句云:“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信手拈來,便成絕唱,后人亦不能學步。
上一篇:辛棄疾《滿江紅》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水調歌頭》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