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千秋歲》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金陵壽史帥致道。時有版筑役
塞垣秋草。又報平安好。尊俎上,英雄表。金湯生氣象,玉珠霏譚笑。春近也,梅花得似人難老。莫惜金尊倒。鳳詔看看到。留不住,江東小。從容帷幄去,整頓乾坤了。千百歲,從今盡是中書考。
【編年】
《鄧箋》:乾道五年(1169),稼軒在建康通判任。《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因城壞,復加修筑,增立女墻。”史正志,字致道,揚州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時知建康府兼沿江水軍制置使兼提舉學事。
【匯評】
潘游龍《精選古今詩余醉》卷十五:“梅花似人”,句法妙。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卷二:偉麗。“梅花似人”句法妙。閔刻抹“鳳詔”、“中書”二句,謂其近俚,使并汾陽等事不用,又非壽詞矣,況句子老辣,固異俗手。
黃蘇《蓼園詞選》:按《宋史》高宗紹興三十二年,立建王為太子,時史浩為王府教授。是年金人略邊,高宗親征,而江淮失守。廷臣爭陳退避計,太子請率師為前驅。史浩言太子不宜將兵,乃草奏,請扈蹕以供子職。上亦欲令太子遍識諸將,遂扈蹕如建康。太子受禪于建康,是為孝宗。隆興元年,以史浩參知政事。是年,山東忠義耿京起兵,復東平府,遣其將賈瑞及掌書記辛棄疾來奏事,召見,授棄疾承務郎,并以節使印告召京。會張安國殺京降金,棄疾至海州,聞變,乃約統制王世隆,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俘行在,斬于市。棄疾改判建康,年才二十三.此詞當作于是時。沈際飛以閔刻本抹“鳳詔”、“中書”二句,謂其近俚,是并未讀史,僅以尋常壽詞目之也。是時,戎馬倥傯,終日播遷,幼安一見史浩,而即以汾陽恢復規勵之,義勇之氣,溢于言表。史浩相孝宗,雖未能全行恢復,而得以安然,史稱其忠,年八十九卒,謚文惠。此詞未為失言矣。
上一篇:辛棄疾《一絡索·閨思》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辛棄疾《感皇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