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鷓鴣天·丁巳元日》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柏綠椒紅事事新。隔籬燈影賀年人。三茅鐘動西窗曉,詩鬃無端又一春。慵對客,緩開門。梅花閑伴老來身。嬌兒學作人間字,郁壘神荼寫未真。
【編年】
丁巳為寧宗慶元三年(1197)。該詞于此年在杭州作。詞中“三茅”,在臨安(杭州)七寶山,山中有寧壽觀,本三茅堂。紹興中賜古玩三種,其二唐鐘,本唐澄清觀舊物,禁中每聽鐘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見《咸淳臨安志》卷十三)。陸游《縱筆》詩:“三茅鐘殘窗欲明。”又《天竺曉行》詩:“三茆聽徹五更鐘。”
【匯評】
劉永濟《微睇堂說詞》:“三茅鐘”,《咸淳臨安志·行在所》錄:“寧壽觀在七寶山,本三茅堂。紹興中賜古器玩三種,……其二唐鐘,……禁中每聽鐘聲,以為寢興食息之節。”“柏綠椒紅”皆元日故事。《玉燭寶典》:“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庭前爆竹,進椒柏酒。”“詩鬃無端”句,“無端”言其容易又一年春到也。以上皆敘元日事。換頭乃寫元日人情。曰“慵”,曰“緩”,曰“閑”,寫出老人逢令節情態如此。歇拍二句換寫兒童過元日之事,皆老人眼中所見者,閑閑說來,自有風味。“郁壘”、“神荼”,二神名,相傳能縛鬼,見《風俗通》。后人元日書二神名于門,以御兇物。“郁壘”二字筆畫甚繁,故兒童寫不真也。
上一篇:姜夔《鷓鴣天》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姜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