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漁家傲·與趙康靖公》唐宋詞匯評賞析
四紀才名天下重。三朝構廈為梁棟。定冊功成身退勇。辭榮寵。歸來白首笙歌擁。顧我薄才無可用。君恩近許歸田壟。今日一觴難得共。聊對捧。官奴為我高歌送。
【編年】
趙康靖公,即趙概。《宋史》卷三一八有傳。趙概官至參知政事,熙寧初,以太子少師致仕。歸睢陽。歐陽修有《會老堂致語》云:“熙寧壬子,趙康靖公自南京訪公于潁,時呂正獻公為守。”熙寧壬子即熙寧五年(1072)。詞即本年作。
【附錄】
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卷四:初,歐陽文忠公與趙少師概,同在中書,嘗約還政后再相會。及告老,趙自南京訪文忠公于潁上,文忠公所居之西堂曰“會老”。仍賦詩以志一時盛事。時翰林呂學士公著方牧潁,職兼侍讀及龍圖,特置酒于堂,宴二公。文忠公親作口號,有“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之句,天下傳之。
蘇頌《蘇魏公文集》卷十四《歐陽文忠公挽辭二首序》:某到東陽累月,不聞中朝士大夫新作,頗有孤陋之嘆。忽得潁上故人書,錄公會老堂唱和詩詞為示。遠方見之,不勝企聳,輒遍和以寄獻。未幾,聞公訃音,且思昨寓書時,乃公夢謝之月。因愴前事,作哀辭二篇,以述感舊懷德之思焉。
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少師趙公概,字叔平,天圣初王堯臣下第三人及第。為人寬厚長者,留滯內相十余年,晚始大用,參貳大政。治平中,退老睢陽,素與歐陽文忠公友善,時文忠退居東潁,公即自睢陽乘興拏舟訪之,文忠喜公之來,特為展宴,而潁守翰林呂公亦預會。文忠乃自為口號一聯云:“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閑人。”兩閑人,謂公與文忠也。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十三引《蔡寬夫詩話》:文忠與趙康靖公同在政府,相得歡甚,康靖先告老歸睢陽,文忠相繼謝事歸汝陰。康靖一日單車特往過之,時年幾八十矣。留劇飲逾月日,于汝陰縱游而后返。前輩掛冠后能從容自適,未有若此者。文忠嘗賦詩云“古來交道愧難終,此會今時豈易逢。出處三相皆白首,凋零萬木見青松。公能不遠來千里,我病猶堪醉一鐘。已勝山陰空興盡,且留歸駕為從容。”因榜其游從之地為“會老堂”。明年文忠欲往睢陽招之,未果行而薨。兩公名節固師表天下,而風流襟義又如此,誠可以激薄俗也。
上一篇:《柳永·晝夜樂》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蘇軾·漁家傲·贈曹光州》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