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臨江仙》唐宋詞匯評賞析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
【本事】
葉夢得《避暑錄話》:子瞻在黃州,病赤眼,逾月不愈,或疑有他疾,過客遂傳以為死矣。有語范景文于許昌者,景文絕不置疑,即舉袂大慟,召子弟景仁,當遣人周其家。子弟徐書言:“此傳聞未審得實否。若果真安否得實,吊之未晚。”乃走仆以往,子瞻嘩然大笑。故后量移汝州謝表有云:“疾病連年,人皆相傳為已死。”未幾,復與客飲江上,夜歸,江面際天,風露浩然,有當其意,乃作歌詞,所謂“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者,與客大歌數過而散。翌日,喧傳子瞻夜作此詞,掛冠服江邊,(奴下加手)舟長嘯去矣。郡守徐君猷聞之,驚且懼,以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謁,則子瞻鼻鼾如雷,猶未興也。然此語卒傳至京師,雖裕陵亦聞而疑之。
【編年】
傅干《注坡詞》卷三詞題“夜歸臨皋”。《孔譜》:元豐六年(1083)。臨皋亭在黃州城南門外江邊,定惠院右側水驛。
【匯評】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前首因送友而言我亦逆旅中行人之一,語極曠達。次首方寫江上夜歸情景,忽欲扁舟入海,此老胸次,時有絕塵霞舉之思。《臨江仙》調凡十二首,此二首最為高朗。
上一篇:《蘇軾·臨江仙》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李之儀·臨江仙》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