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民·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唐宋詞匯評賞析
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欄。千古斜陽,無處問長安。更隔秦淮聞舊曲,秋已半,夜將闌。爭教潘鬢不生斑。斂芳顏。抹幺弦。須記琵琶,子細說因緣。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
【編年】
“癸亥”即元豐六年(1083)。則詞作于是年。張舜民《畫墁錄》卷七《郴行錄》:“辛亥,見知府待制陳繹、通判何壽昌、奉議提刑高復、大夫通判杜偉、奉議范公,共會于賞心亭。”“戊午,率董謀父登賞心亭。賞心、白鷺,二亭相連,南北對偶,以扼淮口,憑望煙渚,杳無邊際,白鷺、蔡州,皆在其下,亦金陵險設之地也。丁晉公登賞心亭,以家藏袁安臥雪圖,張掛之于屏風。晉公既去,未幾,遂亡其圖。
【附錄】
周煇《清波雜志》卷四:蕓叟遷流遠謫,歷時三,涉水六,過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留連。南京孫莘老、揚州孔周翰、泗州蔣穎叔、江寧王介甫、黃州蘇子瞻、衡州劉貢父,皆相遇焉。說詩攬勝,無復行役之勞。未離江寧日,因送人人京,及同士子數輩飲餞,游清涼寺。抵暮回,屬營妓數人同舟,宛轉趨賞心亭。未至,聞亭上有散樂聲。逼而詢之,乃府公訝妓籍疏索,俾申劾之。既見共載,野服披猖,但一笑而止。今日放臣逐客,容如是乎?一段勝概,宜入畫圖。府公,陳和叔也。
陳和叔,即陳繹。《宋史》卷三二九有傳。據《景定建康志》卷十三《建康志》九:陳繹于元豐五年(1082)三月知江寧,六年六月,貶建昌軍。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城闕志》三《亭軒》:“賞心亭,在下水門之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丁晉公謂建。”
上一篇:《蘇軾·江神子·獵詞》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蘇軾·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