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曰利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厭。……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釋義】 戰(zhàn)國時,梁惠王見到孟子就問“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批評他“王!何必曰利?”并說明“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例句】 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王奕《沁園春·客山陽偕諸公游杜康莊劉伶臺醉吟》3300)這里化用孟子語,感嘆世事人情以爭利為先。
上一篇:宋詞典故《援筆洪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月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