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詩詞·明末清初江西詩詞·遺民詩人·星子“髻山學派”詩人宋惕
宋惕(1613~1668),一作宋佚,初名之盛,字未有,星子人。崇禎十二年(1639)舉人。為明季江西三學派之一的“髻山學派”的盟主。其學以明道為宗,以識仁為要。晚讀胡敬齋《居業錄》,持敬之功益密。與同里吳一圣、余晫、查世球、查轍、夏偉及門人周祥發稱“髻山七隱”。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八〇附《謝文洊傳》后、《髻山文鈔》卷末胡思敬跋文等。
有《求仁篇》《山間語錄》《程山問辨》《喪禮訂誤》,多不傳,僅存《髻山文鈔》二卷。
其詩,《遺民詩》卷十“宋佚”條錄3首,《江西詩征》錄1首。詩歌多抒情寫意之作,涵詠性情而自得。如《送茅與唐入宜興山制秋岕》:
孤客峒山去,山中秋樹蒼。云深沾袖冷,煙暖焙茶香。處處供雞黍,村村熟稻粱。此行余有待,未及共相將。
送別詩不寫眼前的惜別,而著眼于將來的聚首,對未來探訪友人充滿期待,格調輕快朗暢,較為別致。又如《答友》:
世風輕薄甚,所重有黃金。古道誰相許,與君結此心。書傳邊塞少,情共棧云深。萬里孤蹤客,懷人費苦吟。
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于針砭現實的同時抒發懷人的情致,感情真摯,對照鮮明。再如《山中夕照》:
林壑有余色,夕陽猶在山。浮云休亂起,還讓照人間。
寫夕陽在山的絢麗色彩,余暉灑落在林中,特別壯觀,但浮云漸起,讓人產生留戀與隱憂之情。于自然景物的描摹中別喻哲思,但不免道學氣。倒是他的《吊淦君鼎闔門殉節》一詩,寫得慷慨淋漓,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高尚節操的贊賞之情:
孤身孤月贛城頭,任作南冠只自由。氣引百鈞爭一發,官無九品重千秋。劍懷過似豐城拂,冰性肯依章貢流。欲賦招魂招未得,湘江風雨思悠悠。
上一篇:宋元江西詩詞·宋元江西詩社·元代江西詩社·徐元得明遠、香林詩社[1]
下一篇:晉唐江西詩歌·晉代江西詩歌·陶淵明詩歌的藝術特征·景為情設,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