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諍章
【題解】
本章主要討論了與諫諍有關的問題。諫諍,即對長者、尊者或友人進行規勸。孔子舉例說明了諫諍的重要性,又提醒世人應當重視諫諍的作用。
【原文】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1]、揚名[2],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諍臣七人[3],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諍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諍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諍友,則身不離于令名[4];父有諍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于父,臣不可以不諍于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注釋】
[1]安親:孝養父母,使其安寧。
[2]揚名:傳播名聲。
[3]七人:指輔佐天才的三公、四輔。
[4]令名:好名聲。
上一篇:《讀書成材》古代勵志家訓
下一篇:《謙恭勤學》古代勵志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