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革:行傭供母
后漢江革,字次翁,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shù)遇賊,欲劫去,革輒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zhuǎn)客下邳,貧窮,裸跣行傭以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
負母逃危難,窮途犯賊頻。
哀求俱獲免,傭力以供親。
東漢時期的江革,字次翁,從小就喪父,跟母親一起生活。當時正值天下大亂,盜賊四起,江革為避戰(zhàn)亂而背著母親逃難,路途中有好幾次遇到了強盜,強盜要劫持江革,江革就哭泣著哀求,說自己要奉養(yǎng)老母親,強盜也動了惻隱之心,不加害于他。后來,江革和母親輾轉(zhuǎn)至南方的下邳。因為家中貧窮,江革就打著赤腳去幫人做傭工來供養(yǎng)母親,他母親的生活必需品都能得到供應(yīng)。
江革的孝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在逃難中遭受侵犯時,為了年老的母親而委屈求全,哀求強盜放他一條生路;二是在窮荒歲月里,以自身的艱辛勞作來盡力供養(yǎng)母親。這兩點,在許多孝子故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一篇:孝經(jīng)《漢文帝:親嘗湯藥》全文|譯文
下一篇:孝經(jīng)《清代對《孝經(jīng)》的研究》全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