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填不滿的耗子窟窿眼》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填不滿的耗子窟窿眼
拼音:tián bu mǎn de hào zi kū long yǎn
比喻需求或欲望沒法兒滿足的對象。例如
大老婆子坐在炕沿,咕咕嚕嚕埋怨起來。她怨世道,怨人心,又怨這個窮本家一月兩頭來,成了個填不滿的耗子窟窿眼。(《暴風驟雨》1部2)
或作[填不滿的沒底坑]。例如
李哥,我這十個月的安穩日子是拿錢買的,沒有一個文官武將,不向咱老張伸手討賄賂。媽媽的,把老子幾年的積蓄快擠光了,還是填不滿他們的沒底坑。(《李自成》1卷下18章)
或作[填不滿的井]。例如
三個孩子穿的方面還不算什么,農村孩子對穿著是不在乎的,可吃的卻毫不含糊,三張小嘴一張,儼然是三眼填不滿的井,哪一眼井每年都得吞掉四五百斤玉米高粱谷子。(齊鐵民等《尚未找到標題的故事》)
上一篇:歇后語《圣人門前賣字畫》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