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樂毅為燕國攻齊,打下七十余城。后齊用反間計(jì),燕惠王開始對樂毅產(chǎn)生疑心,樂毅不得已到趙國去了。后齊又將所失之地全部奪了回來。燕王后悔,去信召樂毅回去。樂毅在回信中有這樣幾句:“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p>
本段大意:我為你們燕國攻下齊七十余城,這是好的創(chuàng)始,但不一定有好的終結(jié),燕國最后還是不信任我了。作:創(chuàng)始。本條兩句:善于創(chuàng)始的人,不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有好的開始的人,不一定有好的終結(jié)。
反義詞:善始善終。
上一篇:《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xùn);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