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心不競 云在意俱遲
【本書體例】
【原文】:
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
…………… ……………
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原文作者】:杜甫
【原文出處】: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2439頁。“曖”一作“臥”。末兩句一作“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
【詩話】:
0063 老杜詩:“天高云去盡,江迥月來遲。衰謝多扶病,招邀屢有期。”(1)上聯景,下聯情。“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羈棲。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鼙”(2)。上聯情,下聯景。“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景中之情也。“卷簾唯白水,隱幾亦青山。”(3)情中之景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4)情景相觸而莫分也。“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涼。”(5)“高風下木葉,永夜攬貂裘。”(6)一句情一句景也。固知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或者便謂首首當如此作,則失之甚矣。……(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二,《歷代詩話續篇》本)
0064 橫浦張子韶《心傳錄》曰:“陶淵明辭云:‘云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杜子美云:‘流水心不競,云在意俱遲’。若淵明與子美相易其語,則識者往往以謂子美不及淵明矣。觀其云‘云無心’‘鳥倦飛’則可知其本意。至于‘水流’而‘心不競’,‘云在’而‘意俱遲’,則與物初無間斷,氣更混論,難輕議也。”……(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話》卷二)
注:陶淵明《歸去來辭》句。
0065 王摩詰云:“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7)。少陵云:“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介甫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8)徐師川云:“細落梨花那可數,偶行芳草步因遲。”知詩者于此不可以無語。或以二小詩復之曰:“水窮云起初無意,云在水流終有心。倘若不將無有判,渾然誰會伯牙琴”?“誰將古瓦磨成硯,坐久歸遲總是機。草自偶逢花偶見,海漚不動瑟音希。”公曰:“此所謂可與言詩矣”。(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一)
0066 《江亭》:“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無心入妙,化工之筆。說是理學不得,說是禪學又不得,于兩境外別有天然之趣。(清張謙宜《齋詩談》卷四)
0067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9)、“水深魚極樂,林茂鳥知歸”(10)、“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俱入理趣。……(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
0068 少陵“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一聯,古今以為名句。明人云:“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卻有自然之妙。”(清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三)
注:“鴻雁”句為杜甫《天末懷李白》詩句,詩見詩話0713注
0069 朱子曰:“杜詩佳處,有在用字造意之外者,維虛心諷詠,乃能見之。”按薛文清公云:“‘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可以形容有道者之氣象。‘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可以形容物各付物之氣象。‘江山如有詩,花柳更無私’,唐詩皆不及此氣象。”此即朱子所謂“佳處在用字造意外,虛心諷詠,乃能見之”者乎?然此類亦甚多。李氏于鱗謂“如‘文章有神交有道’、‘白小群分命’(11)、‘隨風潛入夜’(12)、‘出門流水住’,皆道也,悟者得之。”愚竊取此意以讀杜詩,嘆其淵源活潑潑地,取之不盡。而黃山谷則謂“子美詩法出審言,句法出庾信。”陳繹曾《詩譜》又謂“劉琨、盧諶,忠義之氣,自然形見,杜以此為根本。謝靈運以險為主,以自然為工,杜深處多取此。劉越石、鮑明遠有西漢氣骨,杜筋骨取此。”趙氏汸又謂“杜審言、陳子昂、沈佺期、宋之問皆杜詩淵源”。范氏溫又謂“杜律詩法度全出于沈佺期,如‘人如天上坐,魚似鏡中懸’(13)之類”。此皆于杜之格律字句間求杜之淵源者,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耳。至如坡公愛“輕燕受風斜”“受”字(14),陳舍人愛“身輕一鳥過”“過”字(15),葛常之謂“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16),是煉中一字;“地坼江帆隱,天清木葉聞”(17),是煉末一字。潘邠老謂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返照入江翻石壁,歸云擁樹失山村”“翻”字“失”字(18),五言詩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浮”字“落”字(19)。此直以用字造意盡詩人之能事,尋求不已,必墮入魔障者也。惟葉氏石林曰:“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闔,出奇無窮,不可以形跡捕詰。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20),遠近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吐山川之氣,俯仰今古之懷,皆見于言外。此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雍容閑肆,略不見其用力處。令人多取其已用字,模仿用之,偃蹇狹陋,盡成死法;不知意與境會,出言中節,凡字皆可用也。”此段議論,雖講用字造意,而所見超乎象外,入其環中,可以參佐朱子之說,而痛砭今之專研《律髓》《詩眼》,至于病入膏肓者。(清潘德輿《養一齋李杜詩話》卷二)
詩話另見 0089 0808
上一篇:《水何淡淡 山島竦峙》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江天漠漠鳥雙去 風雨時時龍一吟》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