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之為學,不可自小①,又不可自大②。
【出處】
《日知錄·自視欿然》。
【注釋】
①自小:自卑。②自大:驕傲。
【譯文】
人在學知識的時候,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大。
【賞析與啟迪】
魯迅先生曾鼓勵年青人切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過分看輕自己,容易挫傷學習的積極性,阻礙求知上進的步伐;驕傲自滿,狂妄自負,則會使人在自我陶醉中喪失求知的熱情和動力。
人在求知的過程中,應當自信但不可自負。知識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無論你富有還是貧窮,不管你天資聰穎還是資質平平,只要你勤奮好學,知識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在知識面前,誰也不能驕傲自滿,就算你自認為學識淵博,但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更何況,就目前而言,人類對自然領域的所知不及萬一,即使窮盡一生,所能學到的東西也非常有限。
有的學生來自偏僻的鄉村,物質條件遜于其他學生;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無法參與一些競技性較強的活動;有的學生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少天倫之樂;有的學生遇到過挫折和打擊,心理留下了陰影;有的學生不善于和別人溝通,平時比較孤單……諸如此類的情況,導致他們往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學習的信心不足。而與之情況相反的另一類學生,則容易產生自滿情緒,認為自己條件比別人優越,知識比別人豐富,不需要再花時間充實自己,懶惰厭學現象較為突出。
自卑和自滿,是兩種極端,顯然不是正確的求知態度。前者過分強調客觀,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后者自以為是,故步自封,使自己無法得以提高進步。
上一篇:《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間。須是做得人,方不枉。》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欲得其生,須重其生;欲重其生,切莫輕生。》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