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為社稷①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
【注釋】①社稷:國家。
【釋義】為了國家需要死就去死,為國家需要亡就亡。
【點評】為國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參考文獻
《三國志·蜀書·譙周傳》裴松之注引孫綽語
猜你喜歡
- 《少年衰老與花同.》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一德一心?!肥鞘裁匆馑紎譯文|出處
- 歇后語《吃紂王俸祿,不說紂王無道》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處世名言·小窗幽記—清陳眉公《險奇—時·常者永世》原文|譯文|賞析
-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滿城風雨近重陽.》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知足常樂》原文與賞析
- 《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知君》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失火之家,豈暇先言大人而后救火乎
- 《布與緞同暖,菜與肉同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重而無基,能無敝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家長,一家之君也。上焉者使人歡愛而敬重之,次則使人有所嚴憚,故曰嚴君。下則使人慢,下則使人陵,最下則使人恨。使人慢未有不亂者,使人陵未有不敗者,使人恨未有不亡者。嗚呼!齊家豈小故哉!今之人皆以治生為急,而齊家之道不講久矣。
-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父母在堂,經營家務,此天眷我讀書時也,此時一失,不可復得,豈可悠悠錯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飲寧淺酌,食必分器,戒乎留殘;衣必浣濯,破必縫補,戒于中棄.蓋萬物皆造化所畀予,深惡人殄壞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治家名言·增廣賢文—清周希陶《二四六》原文|譯文|賞析
- 《天有盡頭,水無西注,鬢難留黑,帶易成寬》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關于生死的名言名句大全
- 聞義能徙,視死如歸。萬事有不平,爾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
-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
-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什...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母愛其子正也.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有過失,子當諫爭(諍),豈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勉汝言須記,聞人善即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夫修善立名者,亦猶筑室樹果,生則獲其利,死則遺其澤.世之汲汲者,不達此意,若其與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上一篇:君子不為茍存,不為茍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