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三國后期,魏滅蜀。蜀帝劉禪投降,被帶到洛陽。一次司馬昭在酒宴上故意演唱蜀地歌舞,蜀國被俘的官員都傷心落淚,劉禪卻喜笑自若。有一天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本段寫劉禪是一個全無心肝的亡國之君。本條兩句:(劉禪認為)在洛陽生活得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反映出他的昏庸,亡國了,還貪眼前之樂。后世指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成語:樂不思蜀。
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記載:三國后期,魏滅蜀。蜀帝劉禪投降,被帶到洛陽。一次司馬昭在酒宴上故意演唱蜀地歌舞,蜀國被俘的官員都傷心落淚,劉禪卻喜笑自若。有一天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本段寫劉禪是一個全無心肝的亡國之君。本條兩句:(劉禪認為)在洛陽生活得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反映出他的昏庸,亡國了,還貪眼前之樂。后世指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成語:樂不思蜀。
上一篇:《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死生有命,富貴有天.》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