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財富名言大全·節儉乃富裕之源》的名人名言
在人群中,最富有的是節儉人,而最貧窮的是守財奴。
〔法〕 桑弗《格言與反省》
如果你知道怎樣減少消費,要比怎樣賺錢更清楚的話,你就擁有了點金石。
〔美〕富蘭克林《窮困理查的年譜》
省下一分錢等于得到一分錢。
〔英〕 托·富勒 引自《外國名人名言》
輕用而多取,吾寧寡取而儉用。
〔日〕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節約本身就是一宗財產。
《英國諺語》
節約一分錢,等于生產一分錢。
《英國諺語》
儉可助廉,又為諸德之母。
《美洲諺語》
誰平時穿節日的服裝,誰就沒有節日的衣裳。
《日本諺語》
努力是幸福之兆,節約是富裕之源。
《蒙古諺語》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漢) 賈誼《新書·無蓄》
節用儲蓄,以備兇災。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肅宗孝章帝紀》
奢侈之費,甚于天災。
(唐)房玄齡《晉書》
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敗德之本。
(唐)吳兢《貞觀政要·規諫太子》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唐) 白居易《草茫茫》
源而流者,歲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兇年。
(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不節,則雖盈必竭; 能節,則雖虛必盈。
(唐)陸贄《均節賦稅恤百姓第二條》
儉葬,古人之美節; 侈葬,古人之惡名。
(宋)歐陽修《論葬荊王札子》
一日之用,節之必量其所入。
(宋)歐陽修《原弊》
勸農節用,均豐補歉。
(宋)歐陽修《漢高祖廟賽雨文》
上節下儉者,財用足。
(宋)林逋《省心錄》
用不節,財何以豐;民不蘇,國何以安。
(宋) 林逋《省心錄》
風俗不淳儉,則財用無豐足。
(宋)林逋《省心銓要》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宋)林逋《省心錄》
制俗以儉,其弊為奢。
(宋) 王安石《風俗》
儉則常足,常足則樂而得美名,禍咎遠矣; 侈則常不足,常不足則憂而得訾惡,福亦遠矣。
(宋) 田況《儒林公議》
惟儉足以養廉。蓋費廣則用窘,盼盼然每懷不足,則所守必不固。雖未至有非義之舉,茍念慮紛擾,已不克以廉靖自居矣。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律己》
飲寧淺酌,食必分器,戒乎留殘。衣必浣濯,破必縫補,戒乎中棄。蓋萬物皆造化所畀予,深惡人殄壞之也。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律己》
一日一錢,千日一千。
(宋)羅大經《鶴林王露·一錢斬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奢,則妄取、茍取,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富國之術,不在乎聚斂而在惜費。
(宋)辛棄疾《九議》
凡言節用,非偶節一事便能有濟,當每事以節儉為意。
(元) 脫脫《宋史》
儉用亦能夠用; 要足何時是足?可憐惹禍傷身,都是經營長物。
(明)呂坤《續小兒語·六言》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明)呂坤《呻吟語·存心》
人須儉約自持,不可恃產浪費。
(明)姚舜牧《藥言》
《書》 曰: “慎乃儉德,惟懷永圖。”起家的人,未有不成于儉而后漸廢于侈靡,可惜也!
(明)姚舜牧《藥言》
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
(明) 張居正 《論時政疏》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明)張居正《張太岳文集》
莫恃黃金積滿階,等閑費盡幾時來。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長安》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難蘇學士》
一節省而國有余用,民有蓋藏,不知其幾也。
(明)海瑞《治安疏》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余。
(明)洪應明《菜根譚》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羞。
(明) 朱柏廬《治家格言》
節儉之益,非止一端。大凡貪淫之過,未有不生于奢侈者。儉則不貪不淫,是可以養德也。人之受用,自有劑量,省嗇淡泊,有長久之理,是可以養壽也。肥濃飽醉,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神也。奢則妄取茍求,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于人無求,于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故老氏以為一寶。
(明)宋纁《古今藥石·鶴林玉露》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 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警戒》
或問: “居室之道奚尊?”馀齋曰:“其儉哉!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儉以善施,可以濟人。”
(明) 徐禎稷《恥言》
強取不如節用。
(清) 胤禛《悅心集》
百日省,一日不省,則一日之失,與百日不省同; 百事節,一事不節,則一事之耗,與百事不節同。
(清)胤禛《悅心集》
儉雖美德,然太儉則慳。
(清) 申涵光《荊園進語》
儉之一字,其益有三: 安分于己,無求于人,可以養廉; 減我身心之奉,以赒濟極苦之人,可以廣德;忍不足于目前,留有余于他日,可以福后。
(清) 馬輝《簡通錄》
數千金拮據而成,數十金零星而盡。
(清)朱舜水《中原陽九述略·虜害十條》
身之不儉,斷不能范家,家之不儉,必至于累身。
(清)賀長齡《清朝經世文編》
奢者三歲之計一歲用,儉者一歲之計三歲用。
(清)汪汲《座右銘類編·勤儉》
尚儉者,開富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
(清)梁章鉅《古格言·家常》
嗇于己不嗇于人,謂之儉;嗇于人不嗇于己,謂之吝。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儉》
當用時萬金不惜,不當用一文不費。
《中國諺語》
冬不節約春發愁,夏不勤勞秋無收。
《中國諺語》
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中國諺語》
三年不喝酒,買頭大水牛。
《中國諺語》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中國諺語》
節約節約,積少成多,一滴兩滴,匯成江河。
《中國諺語》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來年買條大黃牛。
《中國諺語》
一勤二儉三節約,全家老少幸福多。
《中國諺語》
一斤糧,千滴汗,省吃儉用細盤算。
《中國諺語》
只與人家賽種田,莫與人家比過年。
《中國諺語》
大吃大喝顧眼前,省吃儉用度荒年。
《中國諺語》
上一篇:關于《品德·節儉》的名人名言
下一篇:關于《節日》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