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書言之,則通一書而后及一書,以一書言之,篇章文句,首尾第次,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而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如是,則志定理明,而無疏易陵躐之患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朱熹 《讀書之要》,累積漸進類名言句子
就兩本書來說, 則應先通曉一本, 然后再讀另一本。 就一本書來說,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也要各自講究順序而不可混亂。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程度去讀書, 并且謹慎地恪守這一原則。一個字,要探求清楚它的解釋,一句話要探明它的意旨。前面的未有所得益, 就不可探求后面的; 這個地方未通曉明了, 就不去閱讀那個地方。 像這樣去讀書, 就有利于堅定志向, 搞明義理, 而不會有隨心所欲, 不講順序、 規律讀書的毛病。
上一篇:《博學,謂天地萬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當學.然亦各有次序,當以其大而急者為先,不可雜而無統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彼求之而后得,為之而后成,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